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持续助力河北教育和慈善事业记648
发表时间:2020-11-05 09:40 家国情深报桑梓 桃李遍地果满枝 ——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持续助力河北教育和慈善事业记
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第28次贫困地区优秀师生评选活动于2020年11月3日圆满完成。今年活动继续由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共同在全省55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县以及参照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执行的县组织开展,通过“公开、公正、公平”和“贫中选优”的原则,采取层层推荐,逐级选拔的方式评选出全省550名工作学习成绩突出且生活困难的中小学师生,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41.25万元奖金。基金会办公室采取点对点银行转账的方式向获奖师生发放了奖金,其中教师每人1000元,学生每人500元,并建立了获奖师生信息库,为后续追踪服务获奖师生、了解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此,基金会已连续28年奖励河北贫困地区优秀困难师生11165名,其中教师6712名,学生4453名,奖金共计750.25万元。 2018年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举行第二十七次颁奖 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原名河北省海外同胞教育基金会,是由省政协港澳委员于1992年发起,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自愿捐资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创会宗旨是支持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发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支援家乡发展教育事业。随着越来越多省政协港澳委员和海外侨胞纷纷加入基金会慈善事业,基金会规模和基金不断壮大,业务范围从最初的15个县扩大到42个县再到现在的55个县;从仅为优秀困难师生颁奖到1998年理事会决议,除颁奖外,今后每年每位会员出资一万元,以集体名义为河北贫困地区再修建一所小学;2017年基金会又积极响应业务主管单位省政协办公厅、登记管理机关省民政厅关于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将“河北省海外同胞教育基金会”更名为“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业务范围扩大至“支援河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教育、养老、救孤、助残事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续蔓延,基金会紧急召开线上理事会,全体理事一致同意,在业务范围后再增加一条“在理事会批准下捐助遇到国家层面关注之重大灾难的港澳委员、海外侨胞代表及国内外其他公益救助活动”。 2020年10月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安国富率部分港澳委员和海外侨胞 赴基金会捐建的张家口蔚县暖泉镇幸福互助院视察 28年来,基金会已为河北省慈善事业投入资金3840多万元,捐资建校40所。除助力河北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外,基金会还积极参与其他公益慈善事业。2017年以来,基金会参与脱贫攻坚行动,捐资420万元建设承德隆化连心桥12座、养老互助院3所,筹资600万元助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4个,每年为50户贫困户发放分红款15万元,带动40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增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金会积极协调国内外防护物资,捐款捐物超过600万元,有效驰援疫情前线。 近年来,因港澳委员和海外侨胞代表积极参与扶贫事业,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了突出贡献,基金会受到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京津冀民政部门的广泛关注和表彰,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2018年度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优秀组织单位、2019年度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单位。在省政协2019年助力脱贫攻坚表彰活动中,基金会理事长彭一庭,副理事长杨昌业、陈祖恒、宣武兵荣获省政协“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港澳委员和海外侨胞代表群体作为唯一一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通报,创树了港澳委员和海外侨胞奉献爱心、造福百姓的良好品牌! 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家国情深报桑梓,桃李遍地果满枝。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将继续秉持创会初衷,不断为河北慈善公益事业注入新动力。 |